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應用產品:

統一數據集成平臺

學校簡介

學校屬性

南京農業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農業大學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在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農林經濟管理4個學科獲評A+,公共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園藝學3個學科獲評A類。有8個學科進入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

信息化建設現狀

經過多年在信息化上的持續投入和建設,南京農業大學信息化實現了跨越性發展,實現了有線網絡的全覆蓋、公共區域的無線覆蓋,搭建了統一的信息服務平臺,為各部門提供了線上辦公的各類業務系統,例如:門禁系統、科研系統、宿舍管理系統、校友系統、國資系統、學工系統、研究生系統、人事系統等。數字化校園體系總體較為完善。但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印發和推動,南京農業大學的信息化建設目標也必然需要從“數字化校園”階段邁進“智慧校園”階段。

客戶需求與愿景

痛點剖析

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背景下,為推動學校事業發展,提高學校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學校提出要加快推進學校智慧校園建設,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教育教學變革與創新。在建設調研過程中,學校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痛點和難點問題:

●? ? 數據共享不順暢

廠商在建設各類系統時均需要獲取業務數據,而由于多種原因很多情況下需要直接和產生數據的廠商直接對接,不僅面臨原有廠商人員離職、溝通不暢等問題,還可能會發現數據難以查找、數據注釋不全等情況,且涉及到平臺廠商、信息中心、系統/應用廠商多方間的協調,溝通成本過高,給各方都帶來了非常不好的體驗。

●? ??信息孤島普遍

在學校各類業務系統建設使用起來后暴露的主要問題就是數據來源不明確、邊界模糊、數據不全質量不高;信息標準不完善、共享機制不健全、數據協調困難及難以充分利用的問題;數據共享缺乏管控、缺乏數據質量監控手段、數據安全面臨風險;導致學校一站式服務、綜合信息查詢和全局統計分析難以實現。

●? ??用戶體驗不佳

由于各部門業務系統建設多年,存在技術架構落后、瀏覽器不兼容、使用體驗差方面的問題;跨部門、跨系統的業務幾乎沒有,信息化的價值難以體現;當前主要是以支撐管理業務為主,面向師生的服務少,對教學科研支撐不足。

需求愿景

基于歷史建設背景的建設,南京農業大學主要有以下兩個需求愿景:

1、實現全校數據的順暢共享;

2、實現流程數據的無感知沉淀。

基于以上兩個愿景為出發點,扎實做好底層的數據治理工作。

建設目標

本項目首先要解決的是數據集成共享和數據質量問題。通過數據治理及平臺軟件的應用,幫助學校構建對于校內多種類數據的統一“采集、治理、處理加工、開放、管控”的共性能力平臺,提供全局數據服務能力,從而避免工作人員在數據層面的重復工作。也能夠為學校當期和未來所有的信息化建設提供數據賦能,降低數據對接門檻,極大盤活數據和應用生態。充分挖掘數據價值、釋放數據紅利,以精準的分析應用為學校的校務治理工作提供輔助手段,也能夠進一步提升項目建設的價值。

(1)加強源頭治理水平,提升數據質量

通過本項目建設,解決部分數據的數據源缺失、數據項不完整、數據不準確等數據質量問題,從源頭把控數據質量,形成良性的數據生產使用流程,提升全校信息化數據質量。

(2)數據驅動系統迭代,優化業務流程

通過本項目的軟件應用,推動數據資產實現“一數一源頭”,打通各類業務系統的數據使用和數據生產過程,聯動系統使用單位提升數據質量,通過數據治理驅動業務系統升級改造,使之適應統一數據標準,提高業務系統數據體驗,優化業務流程。

(3)建立數據治理體系,形成長效機制

通過本項目形成數據的常態化治理體系,構建數據交換共享平臺、自動化運行監控、數據修改/問題反饋等機制,在數據資產、行為數據沉淀基礎上,量化分析與評價,驅動業務數據融合創新,推動數據建設的持續優化迭代。

建設方案

客戶需求與愿景

如上圖所示,希嘉基于南京農業大學之前的建設成果,進一步幫助學校規劃數據治理及軟件平臺的建設,幫助學校建立起全校數據的“聚、治、管、通、用”體系,實現全量數據的采集、治理、存儲、計算、共享開放、統計、挖掘分析等功能,并提供標準的數據讀取與訪問接口,支撐校內各項應用開發及數據統計應用建設。整個架構充分支撐南京農業大學智慧校園中的各類信息化服務綜合應用。本次項目主要解決數據的“聚、治、用”,通過數據集成軟件實現數據的采集匯聚,通過數據治理軟件實現數據的管理,通過數據開放平臺數據的開放和使用,為學校智慧校園的建設保駕護航。


建設成效與價值

本期建設幫助學校打通了9個業務系統數據孤島問題,明確了數據來源、統一了9個系統相關數據標準、完成了數據中心架構搭建、提升了數據質量、實現了數據資產可控共享、提升了數據管理監管能力、讓數據價值得以初步體現。

●? ? ?數據采集成效

本期項目完成了9個業務系統,2731張數據表、1.03億條數據的采集工作;將字段注釋率得到了明顯提升。

建設成效與價值

●? ? ?質量報告輸出成效

根據學校的數據質量檢測要求字段綁定了質量檢測規則, 為數據輸出了數據質量檢測報告。

建設成效與價值

建設成效與價值

建設成效與價值

●? ? ?數據清洗轉換成效

根據為學校制定的數據標準,將數據湖的2731張數據表按照標準清洗轉換為了190張標準數據表

建設成效與價值

●? ? ?數據集市定制成效

通過數據開放平臺發布了199個API,通過數據業務化的方式支撐了學校后勤管理系統、流程平臺等十多外應用的上線運行。

建設成效與價值



案例故事

1、消除信息孤島

在學校各類業務系統建設使用起來后暴露的主要問題就是數據來源不明確、邊界模糊、數據不全質量不高;信息標準不完善、共享機制不健全、數據協調困難及難以充分利用的問題;尤其突出的問題就是原來學校單位代碼不統一。在數據治理平臺建設之前,學校的人事、教務、學工、研究生等業務系統當中各存在了一套單位代碼表。當數據治理項目啟動后,信息中心與學校進行協商由信息中心重新規范一套新的編碼,通過映射表的方式一一對應,通過數據開放平臺,對外開放一套統一的組織機構編碼。

2、數據檢測提升數據質量

雖然數據的維度不少,但是能夠直接拿來利用的高質量數據很少,數據的質量普遍偏低,無法有效支撐決策分析,為了保障數據的高質量,南京農業大學利用數據治理手段,通過調研、檢測等手段確定數據的質量問題,同時實現數據流轉,讓數據用起來,實現數據與個人見面,當發現數據問題時,有個人發起數據糾錯,實現數據人人使用,人人提升的策略,同時,利用數據質量檢測機制,提供質量檢測報告,由源頭部門,結合數據質量檢測成果,針對性實現數據質量提升,形成良性循環,提升數據質量。

3、人員基本信息一張表

南京農業大學在各類業務系統建設完成之后發現學校大部分系統只需要人員的基本信息,且只需要教職工與學生等信息,所以通過數據治理項目做了一個學校人員基本信息的大表,對字段進行了統一的處理,可以提供給只需要學校人員基本信息的業務系統進行使用。


部署產品清單

序號

類別

產品/服務名稱

數量

單位

1

數據平臺及工具

統一數據集成管道

1

統一數倉管理系統

1

統一數據開放平臺

1

2

數據治理

數據標準制訂服務

1

核心業務系統數據治理服務(包括數據采集集成、共享交換建設、標準數據集建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