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點剖析
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指導下,為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發展,提高學校綜合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學校提出要加快推進學校智慧校園建設進度,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教育教學變革與創新。在建設規劃和業務調研過程中,學校發現了前期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一些尚未發現的難點和問題:
●? ?信息孤島普遍
各個業務系統雖然解決了部門內的工作協同和規范化問題,但是智慧校園所需要求的打通數據孤島卻尚未完整達成。各系統嘗試通過數據共享平臺進行數據互通時,發現很多數據存在來源不明、多頭管理、邊界模糊、內容不全、質量不高、標準不一等問題,與多家廠商溝通時存在數據交換協議不統一、數據協調困難等障礙,同時原有的數據共享平臺存在數據接口管控困難、數據質量難以監控、數據安全手段不全等功能短板。這些缺陷導致一站式服務、綜合信息查詢和全局統計分析的實現效果不佳。
●? ?重復填報現象普遍,報表與數據難以對接
由于數據共享不暢、數據來源不夠清晰,各種業務過程中涉及填表時難以充分對接已有的數據資源,導致師生填表時需要反復填寫相同的內容,耗費了大量的無效精力。另外,各部門填報各項統計報表時,主要依靠線下手工數據收集,而此時報表中呈現的數據與各業務系統的數據就會產生偏差。
●? ?數據資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管理層面,各部門對于數據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在數據管理的規范性、安全性、權威性方面缺乏規范指導,數據作為一種潛在的重要資產其價值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解決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以及從學校長遠出發,華為與希嘉共同構思本項目的全局設計。如下圖所示:

總體方案具有幾個重要特點:
●? ?使用國產知識產權的數據底座代替之前的國外產品,從底層架構控制信息安全風險。
●? ?使用混合云架構支撐整體信息化體系,將華為HCSO、公有云、實訓云、視頻云以及原有的私有云資源進行整合,實現云上云下資源互補,充分利用原有資源平臺,避免資源浪費。
●? ?構建統一移動端門戶平臺,與OA、網辦、人臉識別、統一身份認證等系統集成,基于華為Welink業務平臺實現移動化的辦公、學習和管理。同時,充分發揮學校信息專業小組的開發能力,基于華為Welink業務平臺快速開發小應用,豐富移動端門戶上的微服務事項,實現教學管理創新、學習生活創新、管理部門和各學院的應用創新。
在總體方案中的數據資源方面,主要有以下三個設計要點:
●? ?明確一數一源,實現數據資源的集成整合、標準規范和質量提升。
●? ?建設功能完善的數據資產管理平臺,并與華為ROMA強大的數據集成和服務能力進行充分融合,實現對異構數據的統一集成、多業務服務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使數據可見、可管、可共享。
●? ?構建科學的數據資產體系,根據不同的業務模式、需求場景設計優化的數據模型,為全校各個層級、角色提供全方位的數據和業務服務。其中包括為業務填表、統計報表提供數據,減少重復填報;為“職業教育大數據研究院”的全國高職畫像提供數據,實現自動化、關聯化的數據分析和即席查詢,為師生個人數據中心提供數據,實現個人數據匯總和糾錯,為網辦大廳、移動端平臺的各項業務提供數據,實現高質量的在線辦事體驗;為云中廣科智能運營中心(IOC)提供數據,實現對校園突發事件的多渠道告警、跨部門聯動和統一指揮調度,對校園安全進行常態監控管理,等等。
為此,數據資源平臺的解決方案如下:

基于數據資源、產品、咨詢服務3種要素來幫助學校規劃數據治理及軟件平臺的建設。
●? ?要素1:數據資源,即4個數據倉庫。以基礎數據倉庫為素材,分別構建出應用庫,用來支持事務型應用;分析庫,用來支持分析型應用,和指標庫,用來支持統計型應用
●? ?要素2:管理平臺,也就是對數據資源進行集成、管理、開放和應用的各個功能模塊,體現為4個統一:統一數據集成、統一數據管理、統一數據開放、統一數據服務。統一數據集成是調用華為ROMA的多業務集成能力,將不同架構、不同形態的數據源進行全量采集,并通過華為RDS、MRS等數據底座進行存儲和計算。統一數據管理,是對數據資源的標準、模型、結構、關系、質量、安全、性能等方面進行統一的可視化管理和運維,實現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統一數據開放部分,包含了一個全功能的數據門戶用來發布和呈現數據資源,然后通過華為ROMA的全場景服務能力,通過各種方式實現數據與應用的對接。統一數據服務,是各種應用層工具,包括一表通、可視化平臺、報表平臺等,用來向師生、部門、院系和領導提供數據相關的業務服務,將數據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 ?要素3:服務和咨詢,包含4種服務,實現4個方面的保障。數據治理工程保障了數據資源內容充實和體系完整,數據標準執行監理保障數據標準的推廣、執行和落地;數據質量提升閉環服務保障了數據質量從源端進行提升,數據管理制度建設保障建設成果通過制度規范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