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應用產品:

業務數據治理服務

建設背景

信息網絡中心主動響應國家數字化轉型號召,努力挖掘數據資產的服務價值和管理價值。自2020年啟動以數據治理為基礎的綜合校情的建設方案,通過對底層數據的深度治理,旨在梳理校內分散數據資產、助力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的改革發展。通過對數據標準、數據管理、數據目錄、數據共享開放層面的全面升級優化,為科學決策和信息化服務落地提供敏捷支撐。

建設內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將數據治理與綜合校情建設作為年度重點工作。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重點部分:

●? ?實現數據互聯互通,降低數據孤島

以“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為目標,完成教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工作。建立“覆蓋全校、統一標準、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的教育政務信息資源大數據,打破數據壁壘,實現一數一源。完善教育數據標準規范,促進政務數據分級分層有效共享,避免數據重復采集、重復填報,優化業務管理,提升公共服務,促進決策支持。

●? ?實現數據資產透明化自主管理

明確數據來源權威部門后,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統一對外提供服務,以數據治理服務平臺為載體,全面自動化收集數據資源在校內流轉的過程信息,實現數據在校內流轉過程全鏈路、字段級的透明化管理,追根溯源保障數據質量和安全。

●? ?滿足多場景的數據服務形式

通過數據開放共享體系,包括API接口、視圖、文本等多種數據服務的形式支撐豐富的數據交互場景。同時在安全管理、數據管控方面進一步提升從而有效保護學校數據資產,將傳統的數據管理問題線上化、工具化。

●? ?通過領導駕駛艙,為領導決策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通過建設領導駕駛艙,為高級管理層提供“一站式”的決策支撐平臺,為領導的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數據支撐。高校管理者通過領導駕駛艙可以直觀看到各個業務單元的核心KPI,可以全面、及時掌握學校的重要情況,將高校校園管理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建設成效

數據中心數據資產初具規模

通過本次項目建設,數據中心集成了覆蓋9個業務部門13個校內校務辦公信息化系統共計634個數據表、11883個信息項數據,數據項注釋率從原41%提升至65%,進一步明確數據含義,最終形成139個包含教學、科研、人員、資產、財務等方面數據資產表,數據中心初具規模,可供校內各業務部門線上申請和使用。

建設成效

數據資產管理進度看板

建設成效

數據資產概覽大屏

統一數據標準消除信息孤島

在數據標準調研和數據處理階段,建立了213個數據模型、88個代碼表對來自各業務系統的數據進行統一標準的存儲,打通信息孤島,形成統一人員編號、統一業務表達(專業、人員類型、項目類型等分類方式)的數據資產集合,為后期數據綜合利用打下堅實基礎。

建設成效

全校統一的代碼標準

明確數據管理分工,逐步走向自主管理運營

在數據權責方面,通過部門走訪、調研,確定了校內權威數據來源和權威部門,明確了數據管理責任分工。通過權威數據來源的確認,達成了一數一源的目標,后期基于數據管理權責開展數據質量的提供工作;在數據管理方面,校級宏觀數據交換鏈路、單數據的處理鏈路全部基于線上化自動生成和管理,數據質量問題、故障有據可查、有法可依。

建設成效

宏觀數據交換關系

建設成效

教職工基本信息的來源去向

快速便捷的數據共享開放服務

基于整理的數據資產,結合部分個性化的數據服務需求,對外發布208個數據清單為校內各單位、學院提供自助式、線上化的數據服務。截止2022年初,數據中臺累計處理231次線上數據申請,覆蓋校內8個業務管理單位的22個信息化系統的數據需求。數據資產在校內交換共享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且全程可管可控,保障了數據安全。

建設成效

數據服務申請審核記錄

主題豐富的校情看板支撐管理決策

基于統一標準、高質量的數據資產,定制化構建了覆蓋教職工、本科生教學、研究生教學、科研、一卡通、資產、圖書等9個主題的當前校情看板及核心校情指標大屏,為校級領導、業務主管單位量化管理、科學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另外,在部分數據服務領域,也提供了敏捷的數據服務。(高基表核心指標、假期學生在校監測、難度較高課程等)

建設成效分業務主題域的核心指標看板

建設成效

校級核心指標大屏

建設成效

高基表311-313部分核心指標

建設成效

假期在校學生監測


案例故事

1、快速支撐應用系統需要的數據

截止到21年底,支撐了共計22個應用系統的數據實時穩定調用。2021年12月底,黨委安全穩定工作部、安全穩定處在疫情防控期間爭分奪秒上線道閘控制系統,以加強校園人員進出的管理,防止疫情擴散進入校園。道閘控制系統需要初始化一卡通人員數據置閘機系統中。按照往年數據對接速度,數據對接集成需要歷時2-3天才能完成精準對接,而基于數據中臺已經整合的一卡通數據,黨委安全穩定工作部、安全穩定處線上自助申請完成到能夠使用數據,僅需1小時即可,有力、敏捷支撐了校園的疫情防控工作。

2、數據治理推動業務管理流程治理

校內外聘人員由各用人單位自主管理,但外聘人員也要使用校內各基礎設施與信息化服務,一直無法統一進行各系統的賬號開通。通過數據治理過程中的調研工作,明確由人事處對臨時人員信息進行統一管理,并在數據中臺發布離線數據采集清單,供人事處定期在線維護臨時人員信息進入數據中心,并作為數據資產供各部門共享,真正實現人員的統一管理。該事件說明,數據治理過程中,發現了業務管理流程上的缺位,實現了數據治理推動業務治理的效果。